欢迎来到绿风科技官方网站 !
027-87636130
媒体聚焦
首页 >> 新闻中心

推进市场化框架成型 探索海绵化改造特色方案

点击次数:1539 次  更新时间:2018-10-22

海绵城市建设的“身价”很高,海绵城市建设的“光环”很亮,海绵城市建设的空间很大。加快海绵城市建设的市场化进程,多方借鉴技术和改造方式,积累实践经验,探索因地制宜解决方案,补短板、交答卷。(公众号:绿风科技)






推进市场化框架成型 探索海绵化改造特色方案
 
  2018年10月17日,海绵城市板块指数报点582.3,上涨了大约2%的样子。据业内人机构统计,环能科技是板块个股中涨幅最大的,超过了10%,紧接着海南瑞泽也有9%以上,中金环境近3%。在股市动荡的当下,海绵城市股的表现还不错。
 
  从市场数据来看,海绵城市热度值得看好。往大了说,海绵城市构建理念基本上等于是“脱胎换骨”,是个系统性的大工程,涉及领域众多,有着巨大的可容空间。往小了说,海绵城市一砖一瓦,一池一湖都能成为翻新的对象,分支末节的资源需求量大。
 
  中国环保在线一直以来都很关注海绵城市的建设进展,对此的概述也很多,包括海绵城市的定义,海绵城市如何建设,海绵城市项目,海绵城市试点,以及人们对于海绵城市的质疑等等。不可否认的是,动辄过亿的标的已经能从很大程度上凸显海绵城市建设的“身价”,接连不断的政策利好更是放大了在海绵城市身上的光环。
 
  纵观整个2017年,我们不妨再来梳理一下跟海绵城市建设有关的大事件。“海绵城市”首次被写进了《政府工作报告》;住建部印发了《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》;全国人大代表提《关于全面推进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建议》;住建部开展第二批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专项督导工作......
 
  形势变换,2017被视为海绵城市建设全国铺开的关键节点,同时将海绵化改造事业向市场化又推进了一步。2018年,海绵城市建设“市场主导”的宗旨不变,公益性质的标签也阻挡不了过渡的步伐。
 
  硬币的另一面,就避不开关于海绵城市所带来的市场效益问题,以及实用性和可行性探讨。对于此,业界也有不少声音认为,海绵城市建设框架已成,技术路线趋于成熟,应用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,该把更多的焦点投向投资方式,以确保不是“虎头蛇尾”。
 
  如上述,海绵城市建设工程大、投资多、周期长,光靠政府投入不是长久之计。调动市场参与的积极性,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能动性,以市场主体的创新力为核心加持源动力,才能长久。如设立海绵城市建设基金,促进绿色产业金融体系创新,更深入铺开PPP模式应用,探索综合回报方式。
 
  取长补短不失为完善我国海绵城市建设体系的可取思路,看美国建设的地下蓄水系统、地表和地下水回灌系统;德国雨水截污和渗透系统以及生态小区雨水利用系统;英国颁布《住房建筑管理规定》,推动以家庭为单位的雨水收集;日本修改建筑法,建设地下雨水存储池。
 
  探索——实践——再探索,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海绵城市建设道路,要从大局上统筹规划,也要从细微处精准对症。“2020年,80%的城市地区实现吸收和再利用至少70%的雨水”,我们等待这一份答卷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来源:中国环保在线
Copyright © 2016 版权所有 绿风科技 鄂ICP备090086986号  技术支持:珞珈学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