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速建设海绵城市提升城市品质
进入夏季暑期,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2个省份发生洪涝灾害,受灾人口已高达675万,长江中下游、黄河上中游均已发生区域性洪水,未来两至三个月还有发生更大洪水的可能。城市面临大规模降雨时排水受阻,极大地影响了城市正常运行,人民生命财产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。
在人类现有科技水平、防灾能力的制约下,自然发生的现象对人类形成灾害,目前我们还无法抵御,我们所能做的,就是尽可能防范以减少灾害,其中,加速海绵城市建设,是应对措施之一。
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相关专家介绍,目前全国共有30个国家级海绵城市试点,从建设效果看,北京、西安等城市都取得了相当明显的效果,对于防洪抗涝、循环利用、节约水资源都起到了良好效果。但是,宏观地看,全国大部分城市还处在对雨洪处理的自然状态,稍有大雨即陷入灾害状态,今年长春市出现的中雨大灾,即是一例。
地球本身是一个能够自然循环的物体,水有来处也有去处,循环往复,生生不息,形成一个生机勃勃的有机体。而城市的建设,破坏了地球原本的生态结构,来水被堵,水无去处,就形成了灾害。2012年7月21日,北京突降暴雨,广渠门桥下积水致行驶至此的一辆轿车熄火无法启动,人被闷在车里身亡。这种事听起来很荒唐,如此的大城市,竟然因在排水设施上的落后,把年轻的生命送走。广渠门“7·21”成为城市基础设施落后的代名词,北京也以此为鉴,在国家主管部委的指导下,开始了海绵城市的建设。
中国改革开放40年,城市超规模、超速度的发展,是其标志之一。前几年曾经看到一个统计,说中国的水泥用量,占到了全世界的70%以上,虽然这个数据有待核准,但水泥的超量使用,把原本可以自然循环、自然呼吸的土地覆盖,却是不争的事实。土地本身具有吸水性。本身就是呈海绵状态的吸收与释放,而水泥的大量使用,使城市土地硬化,水有来处而无去处,海绵体变为水泥体,城市失去了自然的状态。这种现象眼下还在发展中,城市建设重地上、轻地下,重地上高楼大厦平地起,轻视对排水等基础设施的改造建设,不舍得在基础设施上花钱,形成一年往复一年的城市洪涝灾害。
建设海绵城市,城市管理者、决策者是关键因素。所谓“海绵”,大部分在地下,建设周期长,建设投入大,在短时间内显现不出政绩,不如铺个大广场、建个标志性大楼显眼,因此,城市决策者往往不愿意在“海绵”这件事上投入精力和财力。但恰恰相反的是,建设海绵城市是功在当代、利在千秋的事,是拿发展挣来的钱,投入到为民造福、为后代造福上面的事。有胸怀、有远见、有能力、有善心的城市管理者、决策者,在建设海绵城市上多动动脑筋,一定能够在自己为政的记录簿上,书写下对得起人民、对得起官位、对得起自己的一笔,这是正经的为官之道。
加速建设海绵城市刻不容缓。中国自古至今,不乏善于用水,科学引水为民造福的范例,这是尊重自然、敬畏自然、顺应自然的题中应有之义。当今的科技水平能够为建设海绵城市提供足够的支持。让水循环起来,让天降雨水均衡地在涝时得以蓄、在旱时得以用,防灾减灾,善莫大焉。